原创<br> 共享巴士“开”不动了?( 八 )

原创<br> 共享巴士“开”不动了?

2018年初,曾有新闻报道过,一家位于宁波的共享巴士企业,在上线运营不久后被有关部门叫停。原因是缺少道路营运资质,需要整改之后才能继续上路运营。

“我记得一个月后企业就完成了整改,这是有一定实力的,不过不是所有企业都有这样的实力。”同样因为资质问题,被暂停客运服务的,还有位于成都的一家共享巴士创业公司。其创始人张翔告诉懂懂笔记,尽管道路运营资质可申请取得,但有时候相关条件、门槛确实高了些。

共享巴士企业如果想尽快获得类似的资质,最快方式有两种:一是收购拥有道路运营资质的客运企业;二是与拥有道路运输资质的客运企业签订合作关系。

“但这两者都需要具备一定的资金实力,一般的创业团队只能望洋兴叹。”张翔没有掩饰脸上的担忧,他表示因为资质问题,旗下的共享巴士平台暂停服务至今已超过三个月,这段时间他一直在寻求与拥有资质的企业展开相关合作事宜。

在张翔看来,经营半年来积攒的口碑,也因为这次“停业”逐渐崩塌,用户的信任感几乎丧失殆尽。他担心即便再次恢复服务,也难以挽回用户的信心。“毕竟没有人愿意将全勤奖托付给一家服务随时可能被喊停的共享巴士品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