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br> 共享巴士“开”不动了?( 七 )

“看你没生意,没有上座率,都不理你,一旦上座率高了,连停车场地都琢磨着要涨价。”张璐满脸愁容,更严峻的是,目前司机的薪资成本也越来越高,不涨工资司机就有可能随时跳槽。成本的压力,让她开始担心自家的共享巴士到底还能坚持多久。

在走访中,懂懂笔记交接到,为了给司机和员工发奖金,不少共享巴士平台趁年底客运高峰都,抽调、增派了一些车辆开始行驶传统客运包车线路,试图降低车辆闲置率,造成不必要的成本浪费。

那么,有多少号称共享巴士的运营企业,实际上是在靠着传统客运包租车业务养活着自己,暂时不得而知。

但是一番走访下来,可以发现高昂的前期投入、管理运营成本、车辆养护费用,正在让众多共享巴士企业,尤其是初出茅庐的创业团队,在收支平衡线上苦苦挣扎。

除了资金和成本的压力,有从业者坦言,还有一根最后将会压垮共享巴士企业的“稻草”,那就是营运资质。

便民与监管之间,如何找到平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