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子二手车,七个为什么( 七 )

品牌可复制。瓜子早年快速覆盖100+城市,大举扩张下是分摊市场费用的逻辑。后来瓜子开店,大多很偏僻,确实是线上流量养活线下。

二手车是非标品,需要商品化,也就是车检+选品定价。这个过程依赖IT系统,美国最大二手车零售商Carmax花4年时间开7家店,很长时间用来门店打样、积累中后台,之后才放开手脚扩张的。早期投入6000万美元来开发迭代IT系统,直到33家店时才整体盈利。

中国市场不像美国市场有Carfax这样成熟的第三方报告,加之4S店的完整保养记录覆盖率很低。使得车检是必要能力。车检主要是车检师 + IT系统和机制,这两个早些年确实是壁垒,但现在不是。瓜子入场后收割主要战果,靠砸钱和挖人就解决了。

后来瓜子起量以后转型做保卖业务,靠规模做好了选品和定价。为什么瓜子做得好?因为瓜子过去一年的交易量大,与车况、时间段(比如品牌出新款型)、地域(一线城市是二手车流出地,供给更多)都有关。为什么选品很重要?第一保持高周转率。瓜子严选的毛利是13%,美国还有一家零售公司毛利是13%,但是卖货不挣钱全靠会员费赚钱,叫Costco。严选店卖周转率高的车,包括中低端的日式、欧美车,大概占全体商品的10-20%范围的,据称瓜子的周转天数是15~20+天,对比小B是45天,美国的Carmax是57天。第二,完全按照车检流程走成本非常高,它是个风险、收益的平衡。做选品就是宁可错杀少卖点生意,也别漏报最后被投诉曝光了捅娄子。(瓜子被报道卖调表车的也不在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