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与变革:怎样用数码教材打破传统教育的壁垒? | 《爱乐奇是怎样炼成的》系列( 十 )

见证与变革:怎样用数码教材打破传统教育的壁垒? | 《爱乐奇是怎样炼成的》系列

“我就像一个编剧”

洪佳妮喜欢用“打磨”这个词来描述教材的开发,因为这是一个极为繁复的过程。开发教材绝对不像写小说那样只需要创作的灵感,而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首先,课程团队要花大量的时间,去调研市场同类产品、定位课程、梳理开发流程、规划教学环节的内容以及配套教学资源等等。

待课程框架确定之后,团队内部再分工合作,进行编写。“为了做一个级别课程,我们会有3、4名同事同步制作课堂用书、练习册、课件及平台作业等内容,这其中还包括了中方团队和外方团队。因此部门间做到同频很重要。”洪佳妮回忆,频繁的会议成了那段时间的重要日常。

“(主编)Melinda非常有活力。虽然她经验丰富,但非常谦虚。”洪佳妮说。“她很珍视每个成员对内容的看法。每当我们工作遇到了疑问,她都会坐在我们旁边提供建议和指导。”主编的风格如此,爱乐奇中外团队的相处也非常融洽,在课程内容的沟通上也格外顺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