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员潮背后:互联网公司借机清洗“人才泡沫”( 八 )

刘兴亮

互联网寒冬一直在

但互联网很多社畜并未真正感受到裁员潮

每年Q4到了末期,不少亏损的互联网企业为减少开支都会裁员,所以几乎每年冬天都可以称作“互联网寒冬”。

这是互联网企业独有的特性,既可以有爆发式增长也会有断崖式下跌,既可以跨界革命传统企业,但是又没有传统企业扎实稳打的根基。

事实上,我问过一些互联网从业者,发现情况并没有那么糟糕。有人跟我说,作为圈里的社畜并未真正感受到裁员潮,都是被媒体炒热的。

而且我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裁员对部分从业者反倒是好事。

比如,袁铭毕业进了网易做产品,一年多后感觉自己负责的产品并不是自己未来想要的发展方向,就跳槽到当时风光无两的乐视,薪资从10k涨到15k。但乐视在2017年危机频发,袁铭也被裁员了。

不过他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被裁时也拿到了N+ 1的补偿。没过几天他就拿到了三四家公司的offer,最后选择了TMD中的一家。毕业三年多的他拿到了22k 、16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