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0亿欧元市值到销声匿迹,当年是谁“坑”了诺基亚?| 独家案例(11)

“没有沟通,就没有管理”,早在80年前,巴纳德就强调了沟通的重要性。如何突破沟通障碍,我们至少可以从诺基亚的案例中得到以下启示:

① 以“引导”而非“驱使”“控制”作为主要的管理手段,形成宽松、活跃的组织氛围。知识工作者正在崛起,他们更渴望得到管理者的尊重与支持,创造有利于他们发挥长处的宽松环境,尊重他们的自我意识,鼓励他们参与问题的解决。

② 避免短视。明确战略重点,并向其倾斜资源;不能仅以短期的财务绩效判断业务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对需要长期培育的业务,给予更多的宽容。

③ 建立顺畅的正式沟通渠道,避免信息在上传下达过程中的滞后或失真。发挥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形成融洽的同事关系,杜绝“谣言”和“小道消息”的传播。

④ 管理者个人既需要保持学习的热情,争取成为业务领域的“专家”;又需要有开放的心态,听取不同意见,客观理智地做出决策。

本文摘编自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案例研究员张驰在梁能教授的指导下撰写的案例《压力与恐惧:诺基亚没落的沟通视角》,依据Vuori TO , Huy Q N. Distributed attention and shared emotions in the innovation process: How Nokia lost the smartphone battle [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016, 61 (1): 9-51. 改编,部分内容参考了现有公开信息,案例编号CI-318-070,已获案例作者以及中欧案例中心授权。未经作者及学院授权,禁止以任何形式对此案例的任何部分进行复制保存或传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