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金研究】血制品行业深度:投资框架演变和未来趋势分析( 十 )

由于浆站获批设立到通过验收批准采浆需要一年甚至更长周期,而从血浆采集到形成销售也存在8个月-1年左右周期,所以供应端变化到业绩端反映存在一定时滞。

(i)2004年,国内四部委联合开展了对全国单采血浆站的整顿,2006 年开始对单采血浆站进行转制及 GMP 改造, 单采血浆数量减少, 血浆采集量下降, 全国 156 家单采血浆站关停了 36 家,行业出现第一次较大幅度的回落;

(ii)2011年,贵州省公布《贵州省采供血机构设置规划(2011-2014年)》,贵州境内20家单采血浆站中的16家在当年关闭,国内部分血液制品龙头企业采浆量出现波动;

(iii)2015、2016年,国内浆站审批提速,采浆量随之加速成长,行业出现“量价齐升”的高度繁荣;

(iv)从2017年开始,前期采浆量大幅增长带来一定市场消化压力,恰逢公立医院压缩药占比、“两票制”落地带来渠道商出清去库存等事件,血制品行业景气度下降;

(v)在2017年-2018年的血液制品行业调整中,由于采浆成本是血制品成本主要组成部分,在景气度下降时,企业调整采浆计划和激励措施,行业的原料血浆供应增长趋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