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和游戏的边界在哪里? 从《隐形守护者》谈起( 二 )

春节假期结束之后,游戏媒体上涌现出了无数对《隐形守护者》的称赞,微博、B站、豆瓣、知乎、TapTap上到处能看到“隐形吹”。有些从来不玩游戏的金融业同行,竟然问我:“听说有个《隐形守护者》,比抗日神剧真实百倍,在哪里可以玩到?”腾讯、网易等游戏大厂的朋友,纷纷向我力荐这款游戏;当我表示自己已经玩过之后,他们又兴奋地问我:“这会不会是游戏的一条新出路呢?”

电影和游戏的边界在哪里? 从《隐形守护者》谈起

中国的独立游戏《隐形守护者》,与奈飞的网络电影《黑镜》,几乎在同一时间发布。前者是“电影化的游戏”,后者是“游戏化的电影”。它们都有很大缺陷,但是都足以引发人们的思考:电影和游戏的界限到底在哪里?今后,会不会是游戏吃掉电影,或者电影借壳游戏?电影能帮游戏解决创新不足的问题吗?游戏能帮电影解决市场空间见顶的问题吗?……

本文试图回答以上问题。首先,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清楚:什么是游戏,什么是电影?

对游戏的定义,相对比较简单,大部分专业人士都赞成席德·梅尔的定义:游戏就是引导玩家做出一系列有意义的决策的过程。例如,在《文明6》当中,你先要决定在哪里建设第一个城市,再决定研究什么科技,再决定建造什么建筑或单位,还要决定人口分配、探索、外交……等无穷无尽的事项。游戏的特殊之处在于玩家与内容的“互动性”,完全没有互动的游戏就算不上“游戏”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