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自述:加班996住院ICU,我真的太累了( 七 )

“我现在在一个传统汽车公司的互联网部门,”秦然告诉全天候科技,“公司有自己的行业竞争壁垒,纯互联网公司再快,短期也没办法进入这个行业,所以公司做事就不会一味求快。”

即使是摆明立场表示反对“996”的顾明,也承认,在他所在的电商公司遇到促销等节点时,团队加班是不可避免的,“我让大家平时尽量不加班,但关键时刻,加班赶项目,每个人都要跟上来。”

不过,如果放眼整个时代背景,处于快速转型期的中国经济下,可以说没有哪个行业的人是轻松的。朝九晚五已经成为一种稀缺的风景。一定程度上说,节奏快、工作时长长也未必是坏事,要想在这样的大环境里脱颖而出,或许996是一种必须,甚至有人享受这种状态。

比如,一个备注为“百度副总裁”的微博账号@YentownAngel早在2012年国庆假期间就在微博中提到,“搞我们这一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放长假,对我来说,放假、休假、度假、休息时间都是碎片式的”。当时,还没有创办今日头条的张一鸣转发了这条微博,并评论说,有人毕业两年就可以独当一面,有人毕业10年还要想办法跳槽溢价,区别其实很早就开始体现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