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自述:加班996住院ICU,我真的太累了( 九 )

“后来每个人都变成中午上班、凌晨下班,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方莉感慨。在她展示的一份打卡记录中,全天候科技看到,赶工期间的某一天,团队中最早上班时间是当天中午12点47分,最晚为下午两点,共有3个人;下班时间则是最早凌晨12点01分,最晚凌晨3点38分。

“恶性循环”持续到三、四个月时,最年轻的程序员也开始坚持不住,几个平时身体很好的“95后”不仅出现了黑眼圈,开始纷纷感冒。“公司的程序员都老得特别快,”方莉感慨说,有一次,一位看似中年的程序员叫她姐姐,惊奇之下,她问过年龄才知道对方还不到30岁。

在不断加重的工作时长下,“身体吃不消”成为程序员们的一大反应。极光大数据发布的《2108年程序员研究报告》显示,有33.4%的程序员表示会为“个人身体健康问题”感到担忧,在一线城市的程序员中,这一问题居于所有选项的第三位。

“996”的工作制下,在一轮轮的赶工中,甚至逐渐变成了997、9117,许多公司里,程序员的工时还在持续增加。

“2016年的时候,听说支付宝有个26岁的员工在连续工作36小时后猝死了,在北京。”徐冰回忆称,每日凌晨下班的境况,让他额外关注这些传闻,不仅如此,他还听到一些同事被查出癌症早期、恶性肿瘤,每一个消息,都在加重他的离职想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