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自述:加班996住院ICU,我真的太累了( 十 )

2017年,徐冰选择离开阿里,结束了不足一年的“阿里生涯”,改到一家相对传统的互联网公司。薪酬降了不少,不过他算了算,“其实工作时薪是增加的”。

与无限延长的工时相对,996的另一种“变味”,是顾明所称的“无脑强制996”,在他的理解中,这也996在互联网行业盛行之后,产生的一种弊病。“看到别人在搞996,有些管理者觉得挺好,加班营造一下狼性文化,带动公司氛围,不然一下班就走,好像很懒散,结果无论有事没事,都开始提倡强制996”。

在采访中,顾明反复强调了“无脑”这个词,以及对“强制996”的反感。回到6年前,在他刚刚毕业时,因为公司领导热爱加班,要求员工也不能提前离开,无形中使公司形成了“强制996 ”的工作文化,最终结果是,因为知道无法提前下班,程序员们反而出现了“磨洋工”现象,本可以6点做完的工作,各种磨蹭下,到9点才能完工。

这个问题也正出现在更多的“强制996”公司中。尽管京东公开表示,没有强制“995”,只是鼓励“全情投入”,“但是现在在裁员,大家都懂,”钱晓群对全天候科技说,“谁也不敢提早走,我们每周统计一次打卡,谁早谁晚一目了然,早走说不定就被裁掉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