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国开行参与地方隐性债务化解?——地方隐性债务系列专题之三(海通固收姜超、朱征星)

来源:姜超宏观债券研究

如何看待国开行参与地方隐性债务化解?

——地方隐性债务系列专题之三

(海通固收姜超、朱征星)

摘 要

国开行或参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化解。根据财新周刊及彭博,天津、江苏镇江、湖南湘潭、湖南常德、湖北一些县市已与国开当地分行进行沟通,化债方式基本为发放贷款借新还旧,或者以长期贷款置换短期贷款。据财新周刊,此前国开行牵头参与山西省高速公路债务风险化解,是到目前为止国开总行认可的唯一一个参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化解的案例。国开行行长在接受中国证券报采访人员专访时表示,国开行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协助地方政府稳妥处理好债务问题,强化风险防控,守住不发生重大金融风险的底线。

为什么是国开行?1)从职能上看,国开行一直围绕服务国家经济重大发展战略,业务类型涉及基建与棚改等,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有较多重叠。2)从隐性债务利率及期限来看,国开行贷款相较银行贷款更能满足化债要求。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期限较长且收益偏低,而截至2017年末国开行共发放贷款及垫款中5年以上占比87.28%,且平均利率为4.27%,低于中长期贷款基准利率。而商业银行参与的动力或较为有限。3)从政策协调的角度来看,通过国开行贷款或便于货币政策后续发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