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增长的银行现金管理产品的监管痛点和建议

作为一种平衡性的建议,一些资管领域资深人士指出,可参照货币基金的监管框架,但在一些具体指标上略作调整。

资管30人论坛研究员 王芳艳 方海平

2018年4月27日《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下称“资管新规”)发布实施,资管业正式启动转型之路。资管新规从根本上改变了资管机构尤其是银行资管的原有的业务模式,要求对资管产品进行净值化管理。

转型过渡期的主要内容即是,银行保本和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要在过渡期内逐步压缩,过渡期后退出历史舞台,非保本理财则要向着净值化方向转型。按照多年业务积累的经验,银行资管的优势在于类信贷非标投资、债券投资,其银行在流动性管理方面具有天然优势,按照新规要求的转型方向和银行的传统优势,尤其是资管新规之后,银行理财的销售起点从5万元降至1万元,且相关文件明确银行的现金管理类产品暂参照货币市场基金的“摊余成本+影子定价”方法进行估值,诸多因素之下,现金管理类产品成为银行转型过渡期的重点产品。

不断增长的银行现金管理产品的监管痛点和建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