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江金棺 汉代生命与死亡的画卷(上)( 七 )

就在密溪沟画像棺征集回馆的当晚,合江县自怀镇梭滩石崖墓群所在岩体整体垮塌,几座崖墓就这样掩埋在荒草中。与密溪沟画像棺不同,梭滩石崖墓的石棺直接开凿于岩壁上,也就是说,石匠在开凿崖墓的同时,特地预留了一块石料作为石棺,考古学上又称为“崖棺”或“石函”,是不可移动的画像棺,在四川乐山市、中江县等地也屡有发现。

合江设县华阙林立 有钱人死后长眠“金棺”

迄今为止,画像棺在四川许多地区只是零星出土,而在合江却异常集中,这个地处西南边陲的县城,为何会出现如此多的画像棺,也成为众多学者争论的焦点。一个叫唐蒙的汉代官吏,成为揭开谜底的关键人物。

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西汉中郎将唐蒙率士兵千名,辎重队伍万余人出使西南,目的是联络夜郎国首领,共同对付日益骄横的南越国。这支庞大的队伍,沿赤水河符关(今合江镇南关)而上,翻越大娄山、蒙山,来到夜郎国。面对突然造访的汉朝使者,夜郎王数次询问汉朝疆域比之夜郎国如何,这便是成语“夜郎自大”的来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唐蒙表面上出使夜郎,庞大的辎重队伍沿途架桥铺路,开通了一条连接巴蜀与夜郎国的古道,史称“夜郎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