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化”的知乎和它的“三重门”( 四 )

周源的发展经历是知识改变命运的典型,当年周源偶然一个机会在报刊亭看到《IT 经理世界》,被封面文章触动,惊觉互联网大潮将近。于是从实习生加入《IT 经理世界》,此后做了多年的采访人员。创建知乎的第一笔150万元天使投资,也是来自某位行业媒体大佬。

对知识的信奉,让知乎早期实行了高门槛的邀请制准入机制。“知乎上的人月薪都过万”,这种错觉形成的原因正是源于此。但是大举商业化的知乎,势必对流量更加渴望,那么知乎也必须让内容更加大众化和流行化。

因此前文提到的知乎段子和故事内容变多的现象,就不难以理解。毕竟曾多年稳居国内期刊发行量第一、世界第五的位置的杂志叫《知音》,其内容正是煽情和编造的内容故事为主。知乎知音化未必是周源所希望的,但是知乎段子类内容容易骗赞的风潮下,知乎的大V也会更加喜欢撰写故事来获取读者认可。

“知音化”的知乎和它的“三重门”

情感类故事未必不属于知识的范畴,但是知乎上抖机灵内容的变多,空为知乎增加流量,很难带来知识的传播。以知乎上一个高赞问答为例,一位用户问知乎举办的盐Club怎么样,一位知友的一句抖机灵回答骗了几千赞:“现场没什么意思,正和知友在宾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