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港口调研系列报道之青岛港( 三 )

凭借地利抓住大船资源

开埠于1892年的青岛港,历经百余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国北方航线最多、密度最大的港口。2018年青岛港货物吞吐量达5.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超过1930万TEU。

青岛港提供的资料显示,目前该港拥有167条航线,其中国际航线137条。从青岛港出发,可抵达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个港口。

在青岛港四大港区中,青岛大港港区从事粮食、件杂货业务,黄岛油港区从事石油、液体化工品等装卸、中转和储存业务,前湾港区从事集装箱、矿煤等大宗干散货业务,董家口港区规划面积72平方公里,正在全力打造大宗干散货、能源物流、贸易中心和大型临港工业基地。

与此同时,青岛港拥有世界最大的集装箱码头、40万吨级矿石码头、45万吨级原油码头、22.7万吨级邮轮专用码头,码头设施处于世界一流水准。

“世界上有多大的船舶,青岛港就有多大的码头。”青岛港的这句口号自信地道出了它的先天优势。依托前湾港区、董家口港区,青岛港拥有集装箱专用泊位23个,可停靠目前世界最大的2.2万TEU船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