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港口调研系列报道之青岛港( 四 )

“港阔水深、不淤不冻、天然良港,这个特质让我们无需疏浚,也不会结冰,保障通航能力强,成本比其他港口也要低。”在李奉利看来,地利是青岛港发展的先决条件。他表示,青岛港“天赋异禀”,位于环渤海地区港口群、长江三角洲港口群和日韩港口群中心地带的它,是距离国际主航线最近的港口之一,比北方其他沿海港口要近100-400海里。

青岛港开埠至今,已然形成了自己的“国际朋友圈”,叠加青岛的对外开放程度,在李奉利看来,这些“先天性因素”都是青岛港的“核心竞争力”。

其中航线优势尤其明显。“比如说日本航线,我们一周有20个班船,其他港口可能有5班船、10班船,对客户来讲,客户选择航班的机会就少,相对便利性差一些。”青岛港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武成对广东海丝研究院研究员说,这让青岛港在北方港口中绝对占优。

此外,随着目前港运业呈现“船舶大型化、联盟化”趋势,青岛港亦将从中获益。李武成举例说,目前的集装箱船已经造到2.2万TEU的规模,仅略小于河南省一个月外贸出口集装箱的总量。“用一条船就能装上河南省一个月的外贸出口集装箱,(船舶)大型化非常明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