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缝中追光的中国运动员经纪人( 六 )
一本靠情怀去学的“无字天书”
尽管,上世纪80年代体育经纪人已在中国兴起,但经纪人和运动员能“光明正大”地建立合作关系,在10多年前还并非易事。2006年4月,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中国第六批14个新职业中,体育经纪人有了一席之地,但在现实土壤中,话语权依然是这个新职业的奢侈品。
在中国体育经纪人发展的30多年历程里,1994年中国足球职业联赛改革是不可忽视的转折点,而足球也成了当前运动员经纪业务最与国际接轨的项目——除足球、篮球等职业化开展较早的项目外,国内经纪人服务的对象大部分是体制内运动员,几乎很少有人存在转会需求,而剥离国际体育经纪领域的关键业务后,经纪人的主要任务便是帮运动员争取商务、综艺资源,寻找机会提升咖位的可能性。甚至在CBA这样的职业联赛中,也依然存在“市场”和“体制”之间的博弈,球员想转会也需经重重关卡,这让一些初涉篮球的经纪人同样无法开展核心业务。
在北京体育大学体育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肖淑红看来,2008年北京奥运会同样是关键时刻,“让更多人看到了体育的市场效应,思考的人多了,对体育经纪人也有了更多认识。”在这种背景下,各项目中心攥住运动员衣角的手也在慢慢松动,更多运动员发现了自己“走到台前”的需要。但此时,“经纪人有没有搞清楚应该以什么方式去挖掘运动员的商业价值?”
推荐阅读
- 电子游戏|电子游戏=精神鸦片?
- skt|被SKT冷藏埋没,来中国带队打进世界赛决赛的励志人物史
- 手机游戏|中国游戏登顶全球第一,从日本吸金60亿,还从美国赚回64亿
- 手机游戏|中国二次元手游,在日本三分天下,原神和荒野行动霸榜前二
- 帝国时代4|老外做的《帝国时代4》,究竟能有中国味吗?
- 光·遇|光遇:追光季复刻盘点,下一个返场先祖,可能是笛子或者灯泡斗篷
- 精灵宝可梦|精灵宝可梦22个中文技能名字修改 中国风味十足 欺诈变移花接木
- 明日之后|明日之后“人尸大战”展现中国精神:人类的未来我们共同争取
- edg战队|我绝不会离开EDG!Scout曾主动要求来中国,在最难的时刻坚持留队
- edg战队|青史待留名!多么希望这些中国队员们能用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