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战场:合资潮随风起,自主品牌誓死捍卫擂台( 五 )

此举无疑是自主品牌在取得显著的市场效果后 , 在提高竞争力 , 加快对市场份额分割的一大乘胜追击之举 。 若更进一步剖析探讨 , 会发现国内自主品牌虽是国内新能源汽车的主力 , 但头部企业数量并不多 , 中坚力量薄弱 , 市场根基并不是很牢固 , 特别是那些处于尾部的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 , 他们的生存环境正在加剧恶化 。

一方面 , 补贴政策消退 , 双积分政策涌起 , 对于尚未进入正规发展的尾部车企而言 , 无疑是雪上加霜 。 另一方面 , 尾部的自主品牌在与头部平台的比拼中 , 在价格定位、技术等方面都是处于被动 , 成本消耗大 , 难以稳定发展 。 就如据杉车大数据报告显示的:“头部队伍波动明显 , 后队伍发展受压 , 造成内部竞争损耗的嫌疑很大”类似 。

如此一来 , 处于尾部的平台在急需成本投入研发 , 优化内部 , 走向合规的紧急时刻 , 还饱受着头部平台的挤压 , 未来他们能否在内外施压的同时 , 熬过考验还很难说 。 除了需要面对现有的压力外 , 作为市场新势力的合资企业 , 他们的崛起也在威胁着尾部车企的市场地位 。

这都在说明一点 , 尾部自主品牌的日子不好过了 。 就连比亚迪、北汽、江淮等头部平台也在加快速度奔跑 。 未来在合资风潮冲击下 , 自主品牌们能否守住擂主之位 , 还有待市场的考验 , 但随着尾部企业的消散 , 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地位或多或少都将受到影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