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商业载人飞船被卡在新式逃逸系统上,难道是创新的错?( 九 )


至于2018年10月11日联盟号火箭折戟事故 , 发生在升空119~121秒 , 大约50公里高度 , 一个推助器刮碰到核心助推器 , 升空第122秒启动弹道中止模式(属于高空逃逸) , 13分钟后飞船安全着陆在距发射场400公里外 , 幸好俄美两名宇航员有惊无险 。

这是一次无塔逃逸的成功实例 , 尽管没有用到逃逸塔 , 却再次证明整个发射逃逸系统(发射中止系统)的关键作用 。 载人航天 , 第一要务就是安全 , 必备一套安全救命的发射逃逸系统 。

总结一下:目前最传统最主流的发射逃逸系统:采用拉拽模式 , 借助固体燃料火箭外力 , 快速拉拽飞船远离危险区 , 不同阶段启动不同逃逸装置 。

与之不同的是 , 一种创新式发射逃逸系统:采用推离模式 , 飞船自带发动机(推进器) , 使用液体推进剂 , 快速推离事故火箭 。

要知道 , 率先采用这种新模式的 , 正是美国新一代商业载人飞船——SpaceX载人龙飞船、波音星际飞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