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航天五年小考:明星项目能得几分?( 八 )
“国内国外还是存在差距的。”党炜说。
应用市场的未来摸到商业模式的门,既是明星项目们来之不易的成绩,也是某种压力的先兆。只有能落到实处的商业模式,项目才能存活。李纲要登台时提及投资人士不太乐观的情绪,来源于部分投资人的判断。
目前,国内商业航天领域,无论是已落地的项目,还是留存在愿景描绘中的文字,或多或少都提及“商业模式”——商业火箭项目,大多聚焦微纳卫星星座组网带来庞大的发射和补充备份星需求;商业卫星项目,则大多是体制内技术人员完成卫星研制,再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运营服务。
但与国外发展情况不同,国内一提及商业航天,要么是造火箭,要么是造卫星,将两者之外的业务作为主业的项目,十分鲜见。
“国内项目过于扎堆在火箭发射、卫星研制环节了,项目间的差别不大。”胡晓涛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做商业火箭的,一般都是先做固体燃料火箭,再做液体燃料火箭;先攻克发动机相关技术(再做箭体),好像是同一个项目出来的一样。”
4月23日,中国航天基金会理事长吴志坚在发言中提到一组数据,引发当天众多商业航天从业者的讨论。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从事运载火箭制造的商业企业有49家,其中国有企业8家,民营企业41家;而从事卫星制造的企业有15家。
推荐阅读
- 电子游戏|电子游戏=精神鸦片?
- skt|被SKT冷藏埋没,来中国带队打进世界赛决赛的励志人物史
- 手机游戏|中国游戏登顶全球第一,从日本吸金60亿,还从美国赚回64亿
- Uzi|Knight或像UZI因商业合同被卡俱乐部,LOL官方对此都毫无办法
- 手机游戏|中国二次元手游,在日本三分天下,原神和荒野行动霸榜前二
- 帝国时代4|老外做的《帝国时代4》,究竟能有中国味吗?
- 精灵宝可梦|精灵宝可梦22个中文技能名字修改 中国风味十足 欺诈变移花接木
- 明日之后|明日之后“人尸大战”展现中国精神:人类的未来我们共同争取
- edg战队|我绝不会离开EDG!Scout曾主动要求来中国,在最难的时刻坚持留队
- edg战队|青史待留名!多么希望这些中国队员们能用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