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航天五年小考:明星项目能得几分?( 九 )

胡晓涛认为,前面的数据说明,目前商业火箭的赛道已非常拥挤了,同质化现象严重。而同质化的结果,很可能加剧市场的竞争和淘汰,迫使一些项目团队情绪浮躁,贸然进行技术验证,造成资源浪费。

尽管传统的测绘、遥感、通信等卫星应用业务,国内市场早已有之。而从市场角度看,应用产业链仍然可以继续扩展,除了卫星通信、导航、遥感等常见应用,还可以在空间站应用、空间科学实验等探索新的应用。比如,围绕空间站也有大量航天应用可做,围绕整个空间站的运营和管理需求,会催生大量的航天企业。

但2015年后的这一波“商业航天”浪潮,并没有涌现以卫星应用为主业的明星项目。

在全球商业航天的市场份额划分中,火箭发射、卫星研制,只是漂浮在海平面上的冰山一角,真正占大头的是埋藏在海平面下的应用市场。

2018年6月美国卫星工业协会(SIA)发布的卫星产业状况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空间产业总产值为3480亿美元,其中卫星发射为46亿美元;卫星制造为155亿美元,为卫星发射的三倍以上;而卫星地面设备业务、卫星服务业务分别为1198亿美元和1287亿美元,均是卫星制造10倍量级的产值。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