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号对外”,消费维权更快(消费视窗·促消费,短板怎么补②)( 二 )

消费者投诉维权的环境改善了不少,同时,也存在网购投诉增长较快等问题

“预付卡消费有时真让人心烦。”北京市民李立购买了一张健身卡,含有80节课时,课没上完就因一个小手术休息了一段时间,之后去复课,店员告诉她所购课程已过期,必须继续购买新课才能“激活”卡里原有课程,“当初办卡时没说课程会过期啊。”李立心中不平。

李立与商家沟通两次仍无法达成一致,便拨打当地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热线投诉,“工作人员详细询问店铺名称、地址、投诉原因等,并告诉我7个工作日内会给出回复。”不出一周,该健身工作室致电李立道歉,并承诺无条件让她使用完所购课时。

当消费者合法权益受损,与商家协商后难以达成一致时,并不意味着就要吃“哑巴亏”,而是可以通过多种渠道维护自身权益。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可以通过四种途径维护合法权益:一是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其他调解组织调解;二是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三是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四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于仲裁和起诉时间较长,消费者通常选择请消协等组织调解或通过“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专线电话和全国互联网平台进行投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