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号对外”,消费维权更快(消费视窗·促消费,短板怎么补②)( 七 )

采访人员在采访中发现,网购消费维权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被投诉人确定难。电商平台上知名品牌商家往往会在店铺首页链接营业执照公示页面,消费者能获得该企业名称、驻所、法定代表人、经营范围等信息。但一些小网店,首页介绍中只有一个网名,消费者有时难以确定被投诉人信息。

——投诉地点选择难。明确被投诉人信息后,消费者应该向被投诉人所在地投诉,还是向电商平台所在地投诉?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消费者投诉办法》规定:“消费者投诉由经营者所在地或者经营行为发生地的县(市)、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管辖。”如果按经营行为发生地投诉,实物商品涉及快递运输,经营发生地是发货地还是签收地?此外,在线游戏、影视作品等无形商品经营发生地又如何确定?

——消费者举证难。目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只规定少数耐用商品或者装饰装修等服务,消费者6个月内发现瑕疵,由经营者承担有关瑕疵的举证责任。此外,消费者要想证明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只能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鉴定,并承担费用。这一难题广泛存在于线上和线下消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