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综艺的「低模式创新」( 十 )

在这种模具中灌入具有强烈本土色彩和大众共鸣性的情感关系,所产生的吸引力和话题度会成倍增长。几档亲子类观察节目中,父母对子女生活方式的评价、父母之间的观念交锋、主持人的补充点评和交流,都成为节目话题的诞生土壤。

但这同时也对素材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综艺的制作范式要求它比纪录片有更高的话题密度,如何在话题的可看性和素材的真实性中取得平衡,在保证内容的持续供给的同时降低观众的审美疲劳,是“中国式情感综艺”在制作层面需要解决的问题——剧本的设置会被一眼看穿,但如果综艺完全落入日常生活,那么观众也失去了观看的必要。

告别高成本黄金战舰

这个5月,告别了东方卫视王牌综艺《极限挑战》的黄渤,选择了体量更小的《忘不了餐厅》。从商业逻辑上看,这不是一个顺理成章的决定——一个是顶级制作的国民综艺,另一个是几乎没有明星、题材颇具实验性的新节目。

过去几年,在综艺领域,有大流量、大IP加持的节目对明星艺人和商业品牌来说,向来是最安全的着陆地带。这让综艺制作陷入了“成本走高、创新走低”的怪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