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户贵阳:一座新兴都市的希望与阵痛(11)

远嫁至贵州的叶沙没赶上这趟买学区房的快车。“那时候太年轻,事情到眼前了才反应过来。”2012年,叶沙将户口从黑龙江迁至丈夫老家贵州都匀。

办理户口迁移时,工作人员刚好是叶沙的小学同学,对方从窗口探出头,一脸惊讶,“迁到贵州,你疯了吗?”当时的贵州,在外省人眼里,“仍是落后的代名词”。

和丈夫领结婚证的当天,贵州下了一场暴雨,叶沙打电话给母亲,得知女儿要远嫁至贵州,叶母连着嚷了三声“完了”。这是一场不被看好的婚事,在贵州办婚礼时,叶沙的父母选择了缺席。

“但是有的选择一旦作出,就很难再反悔。”叶沙硬着头皮开始新生活,“我的人生就此被划分为两段。”

最初,她和丈夫在贵阳火车站附近租房住。作为城市的一张名片,这里聚集着千千万万刚刚离开土地的新移民与精致世故的新都市人。“混乱得令人恐惧。”她说。人们乱扔垃圾,随意吐痰。

这样的混乱持续到2015年,贵阳政府花费83亿元,试图通过综合治理与棚户区改造,兴建一座崭新漂亮而高效率的新车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