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变奏曲:帕慕克笔下的土耳其家国史( 二 )

除了“国史”外,帕慕克的“家事”,在作品中也屡有呈现,其大家族所聚居的公寓和纷繁复杂的人事纠葛,常常成为作品中的桥段,不时让人会心一笑。

所以,帕慕克小说的一种读法,就是当做一部帕慕克亲历其间的土耳其的家国史来读,很多时候虚构与非虚构的界线也并没有那么分明,或者说没必要去强做区隔,当做某种信史来读,亦无不可。

如果按编年史的视角而非出版时间先后来对帕慕克的作品排序,可以发现:从《我的名字叫红》和《白色城堡》开始,到《我脑子里的怪东西》和《红发女人》等,帕慕克的小说几乎涵盖了近代以来土耳其历史的各个部分。除了具体作品所展现的鲜明的“时代特色”之外,这些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一些关键主题和符码,更耐人寻味,正是它们揭示了土耳其家国史中的一些延续至今的永恒的冲突,也提供了土耳其未来发展走向的一些草蛇灰线。

身处东西方冲突第一线的土耳其,既有着所向披靡的高光时刻,也承受过深重的挫败与创伤,对西方文化形成了爱恨交加、鄙视与艳羡兼具的特殊心态。其情形与鸦片战争后中国人面对西方文化的心态有些类似,但也有明显不同——其间浓厚的宗教诉求和神学究诘,于我们而言,多少有些隔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