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晓东:低成本的指数基金可带来更优质的长期回报( 六 )

第一,大家觉得随着指数基金的发展股票市场离散程度下降,也就是价值挖掘的机会下降,对主动管理基金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挑战。在这幅图(PPT)里股票离散程度从罗素3000这个指数,包括大盘股跟中盘股,从1993年到2016年平均水平维持在75%,在市场上有75%的股票每年回报要么高于基准10%或者是低于基准的10%。从1993年到2016年指数基金从市场的占有率10%涨到了46%,股票的离散程度并没有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对主动管理投资人来讲,他可以寻找的价值并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

第二个,ETF为市场带来的更多的波动性。2001年开始有97个股票型的ETF,到2016年一共有1138个股票型的ETF,还有被动基金的市场占有率到了45%。灰色的这条线是美国股票市场的波动性,我们看到指数基金的规模的发展跟灰色这条线美国股票市场的波动性并没有任何的相关性。

第三个批评,大家觉得指数基金由于它随着指数的再平衡,它总是买入大盘股,卖出小盘股,所以导致了美国市场发生了一个机构投资者追涨杀跌的情况。我们从这幅图上可以看到指数行基金只占全市场交易额的5%,而大部分95%是由主动管理人做的交易,指数型的基金跟被动型的基金并没有对市场的结构跟价值的发掘产生任何结构性的影响,因为它的交易量特别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