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风车没有春天:“只要想赚钱,就不叫顺风车”(11)

以现在市场通用的人脸识别技术为例,平台审核司机,意味着一个民营平台要对司机的形象特征、车辆信息等进行甄别,这就涉及到网约车平台、政府相关部门以及负责提供人工智能技术的机构。

哈啰目前的规定是,车主每天首单必须要人脸识别,第二单会随机抽取。“有没有可能父亲注册,儿子开车,开车前让父亲扫脸?”关于人脸识别的有效性,虎嗅得到哈啰和嘀嗒顺风车司机的回答是,“人脸识别只在订单中途或完成时才会出现,基本没有冒名顶替的可能。”

除了人车不符,各网约车平台都在滴滴事件中吸取教训,修补平台漏洞,客服便是其中之一。“整个2018年的安全事故,其实客服的响应速度和运作体系,是比较大的问题。”江涛透露,客服是个很委屈的角色,大部分用户的语言发泄都由其承担。

对于一些平台无法确认但又重要的状况,比如用户误触了App上的“一键报警”,但没有留下任何信息,客服只能线上联系,确认用户情况跟进处理。但当发生严重的安全事故时,客服和平台一样,只能交由警察或保险公司等专业机构处理。

客服真的做了应该做的吗?并不。滴滴顺风车事件一个令人惊讶的细节是,家属确认受害者失联找到平台方,客服选择给嫌疑人车主打电话进行求证。可如果是受害人尚未遭受不幸,或者有生还的可能,这通电话无疑会将受害人逼向绝路。在这个案件中,受害人已经遭遇不幸,正是打电话促成了嫌疑人的逃逸。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