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家车企围剿滴滴背后:消化过剩产能、转型服务自救( 七 )

车企和经销商需要来一场降库存大战。网约车恰好提供了一种方式。“屯起来就是成本,而且每年还在贬值,不快速消化就更尴尬了,(车企做网约车)不能说赚多少钱,先跑起来就可以变成本为利润。”章飞表示。

但从车企投放的几百乃至上万的车辆数量来看,与整车厂商动辄几十万乃至百万辆的汽车销量相比不值一提,因此消化主机厂库存的说法也并不牢固。

更让人信服的观点是,如今车企正面临一场变革。

咨询公司普华永道的研究表明,到2030年,传统汽车制造商在全球汽车行业的利润份额可能会从85%下降到50%以下,而开拓新业务则成为汽车企业未来寻找盈利点的来源。

新的赢利点来自哪里?据普华永道研究显示,到2030年,美国、欧洲、中国出行服务市场将达1.4万亿美元(2017年为870亿美元)。利润丰厚的出行服务将弥补车辆销售额的下降:到2030年,出行服务将为汽车行业贡献22%的收入和30%的利润,而新车销售将带来38%的收入及26%的利润。

这意味着车企正面临着巨大危机。“汽车产业要转型升级,必须从2B转向2C,从产品制造商转向服务提供商。”出行行业从业者苏明告诉燃财经,“这是车企的远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