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固收·可转债】浅谈转债中的抱团与瓦解 —— 测算、回顾和应对 20190609

来源:中金固定收益研究

作者

杨 冰分析员,SAC执业证书编号: S0080515120002

姬江帆分析员,SAC执业证书编号:S0080511030008;SFC CE Ref: BDF391

近期转债表现得比股票要差,这在估值本就不高的状态下其实并不常见。显然,从直接感官上讲,不少机构偏爱、甚至重仓的品种跌幅更大,这自然让我们想起一种情况:抱团被瓦解了。不过,“抱团”一直都是一个容易感受、但难于描述,更难于基于此进行回顾的一种状态。比如对于A股而言,2016~2017或许历史上排得上大规模、跨时长的一波抱团行情,但是:1、当时来看,没有多少人愿意承认那只是一次风格上的抱团 —— 有人倾向于谈价值投资,有人倾向于认为这是择券能力的体现;2、即便承认,我们也难以定量化地描述,怎样算抱团,而哪些是个股alpha,哪些是风格上的暴露 —— 因为有可能是都有,而每一次抱团,又可能有不同的特点。

不过这个问题,到转债身上,似乎却更简单了。当然,也可能是我们的处理方法简单了。如果,我们把抱团描述为:存量投资者用预期给予部分品种更高的溢价(估值),并在事实并不如此的时候,依然收起筹码坚持。其中,预期可以用转债估值来刻画及定位 —— 投资者更青睐、愿意去抱团的品种,自然已经被投资者用脚投票、拥有着高人一定的估值。为表公平(兼顾股性和债性品种),我们先用隐含波动率来刻画。而“并在事实并不如此的时候,依然收起筹码坚持”,则需要用这类品种的走势来观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