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当“堕落史”:最初的亚马逊,最后的房地产( 九 )

科技唆麻看来 , 当当这次是认真的 。

但高端化的表象下 , 又是当当在营收与品牌之间的摇摆不定 。

宣布转型“时尚电商”的两年 , 当当在服装上砸进了 2 亿美元 , 这在当当是史无前例的 。

但面对一众竞争对手 , 当当的供应链和自主品牌的投入短期内收效并不大 , 落地到“时尚电商”的布局还错了位 。

一面是扶持原创设计为“时尚电商”背书 , 另一边当当甚至搞出了一个叫“尾品会”的专区 , 试图以此从彼时高歌猛进的唯品会口中抢食 。

尽管投入很快反映到了当当的财务表现中:2013 年第四季度实现上市后首次盈利 , 并延续至 2014 年全年 。 当当股价也在 2014 年 3 月摸到了 19 美元的历史高位 。

但服装品类起色的背后 , 是天猫、京东、唯品会们的围剿 , 与居高不下的获客成本 。 但如果“烧钱”扩张 , 无疑再次踩中了当当的“红线” 。

当当的“时尚电商”转型在 2015 年戛然而止 , 广告投放全线收缩 , 直接负责时尚电商转型的当当副总裁邓一飞也于 2015 年 4 月离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