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分析】1905丨坚守底线思维 维护经济金融稳定(49)

在全面构建以存款保险制度为基础的现代金融安全网的进程中,为了应对可能的系统性风险因素,央行要随时作好准备,在必要时刻果断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工具对货币市场注入流动性供给,以维护流动性的平稳适度。

本次包商银行风险事件启示我们,在失败银行退出机制建立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系统性风险因素累积的客观现实,以稳妥的金融监管制度安排将系统性风险化解于无形。目前,银行间市场大量同业负债,仍是按照“银行很难破产”的刚性兑付信仰投放(定价中不含风险溢价),假若监管部门现在突然宣布某家银行破产,那么整个市场中此类债务的定价会迅速调整,形成对市场的一次性冲击。而对于一些风险偏高的中小银行,其同业负债的债权人可能赶紧抽回资金,这就会形成集中爆发的市场流动性风险,甚至导致本来不相干的银行也发生流动性猝死,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这也是监管层在包商银行风险事件爆发之后,总体上仍然要以国家信用注入该银行的原因。

即便如此,当包商银行对公存款与同业负债存量处置方案逐渐披露之后,银行间同业存单市场一级发行也受到了显著扰动。根据Wind统计,本周同业存单认购率(实际发行规模与计划发行规模之比)大幅下降。28日、29日全部同业存单实际发行比例均不足50%,上周整体认购率高达85%。主要是AA+及以下评级同业存单认购率大幅下降。显然,市场忧虑信用传导风险,导致了存单发行暂时有所波动,银行同业资金融通不畅,有钱的银行不愿意融出,缺钱的银行融入困难。同业存单发行认购不足,同业负债依存度高的银行可能会面临资金缺口,流动性势必进一步趋紧。由于银行发行的同业存单的收益率包含刚兑预期,市场普遍预期打破刚兑将使中小银行的负债成本分化,从而影响其同业负债的规模,这也是近期同业存单发行遇冷的重要原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