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28年造芯简史:从0到500亿,沙漠里开出郁金香(31)

2012年 , 驻杭州的Top销售员 , 光是海康和大华的订单就就卖了一千多万片 。 同年机顶盒芯片开始出货量大增 , 并于次年登上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宝座 。 据传到2014年 , 海思安防系列芯片已占据全球超过一半的市场 , 在国内的市占率更是高达90% 。

外销的消费电子芯片发展势头正猛 , 但手机芯片还笼罩在一片阴云之中 。

时间回溯到2011年 , 华为新成立一个总研究组织——2012实验室 , 主要面向未来5-10年的发展方向进行研究 。 大海思和研究人工智能的诺亚方舟实验室等一起作为二级部门归属于2012实验室 。

任正非对何庭波说:“给你4亿美金每年的研发费用 , 给你2万人” , “一定要站立起来 , 适当减少对美国的依赖 。 ”

何庭波一听吓坏了 , 当时整个华为研发不到10亿美元 , 员工仅有3万人 , 而2011年海思的销售额只有66.6亿人民币 , 华为全年净利润只有150亿人民币 。

2012年 , 对于华为终端和海思而言都是值得载入史册的年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