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权”转让乍热的秘密:纾困第二季国资角色悄然转变

“控制权”转让乍热的秘密:纾困第二季国资角色悄然转变

21世纪经济报道 安丽芬 深圳报道

“随着纾困政策的出台以及市场环境的变化,主旋律发生了变化,已经变为如何提升上市公司的发展。因此,有些基金定位已不再是纾困,而是与上市公司同舟共济。”

第二季纾困新信号

有人喜欢用“异地接盘”来形容逐渐密集起来的上市公司控制权转让。

这个词汇朗朗上口,语义却不尽然。

从去年四季度起,地方政府主导的上市公司收购越来越多,也的确呈现出跨区域特色。透过数据,异地收购的秘密逐渐显露。

比如,中西部地市国资收购东南沿海上市公司。一方面,纾困解决上市公司燃眉之急的目的明朗;另一方面,通过深层次牵手投融资活跃区域的上市平台,藉此盘活和整合当地资源,成为优于一味借助本土平台体内盘活资产的一种方式。

更遑论,许多城市甚至不具备A股公司,在产业整合过程中,备受掣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