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日报聚焦“教师管教权”:戒尺还老师,管教有理惩戒有度( 七 )
按照学校规定,如果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不遵守课堂纪律、作业马虎或不完成作业、目无师长、品行不端等,可以施以戒尺,但数量不超过两下,只能惩戒手掌,在惩戒之前老师要先在自己手掌上试两下,感受力度,宗旨即为“高高举起,轻轻落下”。同时,事后老师还要找时间和接受惩戒的同学进行交流,做心理疏通。
李培政表示,依法赋予教师管教权极为必要,通过管教惩戒可以帮助学生纠正或改正学习和行为上的不良习惯,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在他与家长的沟通中,目前家长一般也都认可这一点。
“面对‘熊孩子’,老师和学校不能无所作为、不闻不问,要赋予教师合法的管教权,让教师可以给学生的行为画红线、定雷区,这是对学生负责。只要是适度的惩戒,家长都会支持。”李超说。
既不能滥用惩戒权导致惩戒过度,也不能因噎废食对惩戒望而却步,管教权是教师的职业性权利,需要细化立法进一步落实。“对学生进行批评、惩戒以及处分,都必须有合法的程序。”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让教育惩戒权真正落地,既要明确惩戒实施的范围与条件,又要规范惩戒权行使的主体与形式。
推荐阅读
- 万圣节|王牌竞速万圣节新时装抢先看,华丽装扮让赛道舞台聚焦于你
- 后浪|当后浪舞不起来了,聚焦前浪的游戏厂商都在做什么?
- 永劫无间|聚焦8月12日!《永劫无间》《战地2042》《剑灵2.0》集体大更新
- 光刻机|分析:排名全球科研第1的中科院聚焦光刻机,5nm或需5年
- 小米和雷军如何应对疫情危机?聚焦 5G+AIoT双引擎
- 党报聚焦雷神山引关注 医用冰箱成“砝码”
- 作业帮六周年CEO侯建彬发内部信:持续聚焦用户价值,各项数据遥遥领先
- 聚焦产业消费“双升级”:5G,最受期待的升级“加速器”
- 聚焦未来城市出行!小牛电动首秀CES提出思考方案
- 36氪首发|聚焦智能办公垂直场景,钉钉生态企业「明我科技」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