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如何让25%的回头客创造75%的利润?( 四 )

也因此,今天的互联网用户运营中,RFM等更为复杂的分类模型屡见不鲜,相信有不少做用户运营的读者,也早已谙熟于心。但由于这些模型、工具太过好用,拿来即用而忽略了背后的思考和基础逻辑的朋友,恐怕就未必就在少数,因此有些问题背后需要深入思考的逻辑也容易被我们所忽视。

譬如说,对用户而言,为什么要接受我们分层运营的设计呢?他们是否会接受这些策略呢?又是否真的会因为这些常客或新客计划,就对你品牌/产品,以及所提供的服务,产生粘性或是偏好呢?

高田靖久在书中就举了大型商超积分体系的例子。在用户积分体系刚刚出现的时候,用户或许还会冲着积分所带来的抵扣优惠,在几家提供同样服务的商家中,选择有会员积分制度的那家。但当会员积分已经成为了标配之后,用户手上往往是谁家的会员卡都有,那在这种情况下,会员积分抵扣就变成了无用的营销支出了,想仅仅依赖会员积分吸引用户,就等同于打了无意义的价格战。

针对此,高田靖久还表示,“配发会员卡并不是企业经营的目标……我们真正的目标在于,巧妙地使用会员卡,通过接待、服务等对客户区别对待”,而非为了发卡而发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