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通信】数据港深度报告:被低估的高成长IDC资产——外资视角看数据港投资价值(14)

2.3 海外IDC类资产估值逻辑演绎,长期增长预期是提升估值的核心

海外IDC资产估值方法通常采用绝对估值法(DCF折现等)或相对估值法(P/AFFO、P/FFO、EV/EBITDA等)。绝对估值法适用于任何资产的估值评价,但也并不是没有缺点,贴现率和永续增长率等参数的波动对结果的扰动很大,因此我们在本篇报告中主要讨论相对估值法。由于IDC企业普遍采用重资产模式,不同企业之间的投入阶段、资产结构(例如是否拥有物业)、折旧年限等不尽相同(会计准则规定的折旧年限并不是固定数值而是一个方位),因此用P/E指标会使得在特定情况下,两个经营性现金流相同的企业,净利润相差过大导致P/E指标失去可比性。参考美股估值体系,常用P/AFFO、P/FFO、EV/EBITDA等方法对标的进行估值。考虑到国内企业并不披露AFFO和FFO等会计科目,因此本篇报告主要通过复盘美股IDC企业的代表:零售龙头EQUINIX、批发龙头DLR以及体量较小但增速较高的DGS、QTS的估值水平,来探究影响美股IDC企业估值倍数的核心要素。

复盘启示之一(EQUNIX & DLR):IDC资产的投资价值已获海外市场认可,估值具备一定的确定性溢价。通过对比分析2008年至今EQIX和DLR的EBITDA同比增速以及二者对应的估值变动情况,可以得到1)2008-2011年,EQIX和DLR的EBITDA增速都处于较高水平,但EV/EBITDA倍数基本维持在15倍以下的水平;2)2015-2018年,二者EBITDA增速提升,EV/EBITDA倍数也提升至20倍左右;3)2019E-2020E,EBITDA增速下降至10%以内,但EV/EBITDA倍数仍然维持在20倍左右。我们认为2015年以来的估值提升主要来自两个方面:1)基本面角度,在云计算、视频等产业的带动下,网络流量快速增长,数据中心的需求确实比较强劲;2)市场角度,IDC类资产长期跑赢大盘,产业逻辑和投资价值越来越得到机构的认可,IDC资产的租约通常在5-10年之间,业绩的确定性较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