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四大港口整合“撞上”自贸区政策,东北亚航运将会擦出什么火花?( 五 )

从去年开始,中日经贸往来也持续升温。在首届“进博会”上,400多家日本企业构成了最大外商团体,集体前来中国“淘金”。目前,中日韩GDP总量已超过16万亿美元,超过欧盟,占世界的20.9%、亚洲的70%,三国的贸易总量能够支撑山东自贸区的发展基础,也将成为推动国际大港崛起的引擎。

再逐东北亚航运中心

任何一个大港的崛起、国际航运中心的诞生,都有着历史变迁和产业兴替的深刻背景。如果说当初香港入选全球十大国际航运中心受益于上世纪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腾飞,上海的后来居上是因为本世纪中国制造业的崛起。如今,刚刚组建的山东省港口集团正面临同样的历史契机。

“自贸区的获批,不仅为山东港口带来潜在的物流商机,更重要的是能够赋予这一区域更加宽松的自由贸易政策,促进临港产业的集聚,助力山东省港口集团争取国际航运中心。”在上海海事大学校长黄有方看来,港口后面是产业,产业后面是城市。一个大港如果没有类似自贸区、自贸港的政策配套,资源配置能力就会受到制约。所以,自贸区的获批对山东乃至中国北方航运业的外向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发展契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