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收益率国债狂飙,世界离经济危机有多远?(16)

负利率促使投资组合发生转变。越来越多资金从储蓄银行转向投资银行,投向股票及风险更高的金融资产。这种情况将恶化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冲击银行风控体系,同时加剧金融市场的资产泡沫。

若银行发生危机,或资产价格崩盘,或债务危机爆发,最终谁为此买单?

参考2007年次贷危机及之后的金融危机,央行以“最后贷款人”的身份,站出来为美国国际集团、高盛、房地美、房利美、花旗银行等金融巨头兜底,同时实施大规模的量化宽松。

央行是问题的发起方,最终也是解决方。只是用了制造问题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本质上,负利率,制造的是“央行泡沫”。

“最后贷款人”实际上是“救世主”的角色,央行在经济衰退时化身为“救世主”,然后“画饼充饥”。

央行发行法币是一种公共契约,实行宽松货币救市是执行公共契约,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

但实际上,市场中并不存在“公共契约”,也不存在“公共利益”,只有私人企业与私人利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