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拼多多都在学Costco,但这3点启发才适合普通创业者( 五 )

为了让品牌商降低,Costco还自建品牌,比如Kirkland Signature。商场的商品有25%都是自营品牌。只要品牌商不愿意降价,Costco随时都可以用自营品牌替换。一直以来,Costco的毛利都低于14%,比同行低至少10个百分点。

用户与供应商的需求总是有一定的冲突,要给用户低价,就必须压缩供应商的利润。但是在最初与上游生产商合作时,Costco没有过分榨取,而是帮助供应商改进物流、生产流程等来降低成本,实现了更好的销售。

当然,卖低价,拥有对上游供应商强势的实力,不是所有的公司都有的。Costco供应链的另一个厉害的地方在于它的高效率。

过去三年,Costco的存货周转率是11.5次左右,而高周转的鼻祖沃尔玛约为8.5次左右,永辉超市约为8.1次。这样的供应链效率远比同行高。

小米生态链、网易严选学的就是Costco的高效供应链,在选品上下足功夫,以ODM模式直接对接大品牌代工厂,以贴牌方式生产,用高品质、低价售卖。

我们能学到的更普适的道理则是,创业者一定要抓住核心环节,不断去建造、优化。成功都是摸索出来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