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双积分”新政:混动要上位?( 六 )

不仅如此,“双积分”修正案还将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从2018~2020年的8%、10%、12%,提升至2021~2023年的14%、16%、18%。“这意味着,政府主管部门对新能源汽车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江淮汽车新能源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汪光玉告诉《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人员,“双积分”修正案不仅鼓励企业多生产新能源车型赚积分,还要求新能源车企在赚积分的同时,扩大生产规模获取更多积分。

不过,在田伟东看来,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的提高,除了鼓励企业扩大新能源汽车生产规模外,还有一个原因是,按照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核算办法产生的新能源汽车积分过多,不能达到接续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政策制定初衷。

工信部等部门联合公示的“2018年度中国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情况”(以下简称双积分核算表)显示,2018年,中国境内141家乘用车企业产生的燃料消耗量正积分为992.99万分,燃料消耗量负积分为295.13万分,新能源汽车正积分为403.53万分。

“双积分”管理办法显示,新能源汽车正积分可以抵扣同等数量的平均燃料消耗量负积分。而从上述双积分核算表中可以看出,当前新能源车企在“双积分”中的获益不大。“积分收益不大的原因除市场上新能源积分过多外,还因为目前新能源积分还处于自由交易阶段。”汪光玉向采访人员表示,他希望相关主管部门能制定合理的积分价格,提升新能源积分的价值。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