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内外:重新认识“电视游戏”时代( 十 )

媒体内外的游戏双重化

电视游戏的魅力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游戏自身的乐趣,另一部分是“介入”电视机这一媒体的快乐。换言之,其有趣之处在于媒体的“内侧”经验和“外侧”经验被“双重化”了。介入媒体本身就具有游戏性,从别处也能发现这一现象。

在电视游戏之后,我花费了更多时间玩电脑游戏。我记得中学的时候,在Falcom公司发售《伊苏》(1987年)之后,我买了第一台电脑“PC-8801FH”(NEC 1986年)。它其实是装备了两个软盘驱动器的所谓“兴趣机”(实际上是游戏专用机)。由多张5英寸软盘构成的市售游戏包比电视游戏的盒子贵(通常接近一万日元),所以中学生的购买频率并不多。但是,从朋友和租赁店借来游戏软盘进行复刻的话,同样可以畅玩(只需要付光盘费)游戏。这种小道消息,我在买电脑之前就已经有所耳闻了。在那个时代,厂商和法律对软盘并未进行复刻保护,所以存在很多自由复刻(备份)软盘游戏的电脑用户。

对于当时的电脑游戏玩家来说,玩市场上销售的游戏是从复刻软盘开始的。虽然也有全自动化工具,但是玩家自身也需要掌握磁盘的构造(扇区和磁道)等基础知识。如果知道了光盘的构造,就可以改写数据,改变游戏的内容和角色的状态。现在则由所谓的“MOD”(游戏模组)进行与之相关操作了。这样一来,玩游戏本身的乐趣就与复制、改造游戏的趣味、挑战很自然地融为一体了。在这里,媒体“内侧”的游戏性和“外侧”的游戏性都被“双重化”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