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财刊文:200多年美国史 贸易政策一直是冲突源头( 十 )

第一财经:除了上面所说的这些大背景,1934年还发生了一件事情,美国国会通过了《贸易协定法案》,加大了总统在贸易政策制定上的权力。这个变化意味着什么?

余江:把贸易政策制定权从国会转移到总统,这是非常重要的变化。从结果来看,这项法案的效果是非常好的,加快了美国向自由贸易政策的转向。此前,美国总统在贸易政策上一直是协助者的角色,虽然有建议权,但不是主导者。1934年以后,总统成了主角。

第一财经:欧文是否认为,总统相对来说更能够从全局来考虑政策问题?

余江:欧文的确这样认为。总统大选需要争取全国选民的投票,不像议员那样只考虑自己选区的诉求。当选之后,获胜者往往会表示,将兼顾全国不同群体,包括对立党派选民的利益。从美国历史来看,总统考虑问题确实会比国会议员更有全局性,通常不太会偏离国家主流倾向。

第一财经:虽然老布什和他的继任者克林顿分属不同党派,但在1992年推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过程中,面临美国历史上最激烈的反对,克林顿还是坚持从老布什手中接过接力棒,坚决地推动这个法案。他认为美国必须“努力打开其他国家的市场,建立清晰和可执行的规则扩大贸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