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财刊文:200多年美国史 贸易政策一直是冲突源头( 八 )

余江: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制造业都是落后于英国等欧洲国家。工业革命是以英国为核心,在欧洲首先推广。当时,美国向欧洲出口的主要还是比较初级的原材料,在高端产品上则缺乏竞争力。一些可以成百上千倍提高生产效率的机器,被英国禁止出口,技术人员靠脑子把设备蓝图记下来,到美国复制。这样的追赶阶段持续了很久,美国通过贸易保护措施来抵挡当时欧洲先进企业带来的竞争。

不过,作为自由市场倾向的经济学家,作者对这些贸易保护政策最终是否有利于整个国家的福利存有疑问。他引用了大量研究,表明贸易保护不一定能够促进优势产业,反而保护了那些应该被淘汰的企业和产业。南北战争后,北方议员的主要目标是维护自己选民的利益,至于这些政策是否有利于国家的整体利益,他们或许很难去考虑。所以,他们的选择对整个国家来说未必是最优选择。中国也有类似情况,电子和纺织业等并没有受特别保护的部门,反而发展得极具国际竞争力。

相比国会,由总统主导的贸易政策更有全局性

第一财经:“罗斯福新政”又是另一个转折点。大萧条到来以后,一个国家的经济政策可能更为保守。但1930年代,美国政府却选择了更积极开放的政策。这背后是什么原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