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飞论债】现在投信用债非常操心,建立信用债投研体系很重要( 七 )

久期管理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久期管理的逻辑是从累计违约概率来讲,期限时间越长累计违约概率越高,比如同一发行人短久期的债券,通常认为,比长久期债券的风险要低。但这个久期标准是动态的,一开始规定了入库的标准,半年之后再来看期限不一样了,是不是要调整库的分类?到底放在哪个维度去管?各家有不同的做法。久期管理可能跟负债久期有关系,比方负债久期很短,而资产都是非常长久期的东西,显然有错配问题。所以久期管理也是很重要的一个信用风险管理的维度。

总结一下,投前、投中、投后的各个环节:(1)投前主要就是入库流程,评分体系,准入、限额、集中度、久期管理指标的设定、回测、磨合;(2)投中就是具体的这些控制;(3)投后其实很重要的是有舆情跟踪,以及行权的管理。现在很多债都带权利条款的,这里面非常复杂,对定价的影响会非常大,要跟密切跟踪,否则会发生很致命的低级错误。过去市场就有例子,有一只债,在行权的前一天是127块钱,但是所有人都没发现它里面有一个条款:发行人下调利率的条款,大家发现要下调利率的那一刻,债券从127块钱跌到100零几块钱。过去发生过类似的事件,但现在比较少了。投资者越学越聪明,市场越来越有效。还有比如说风险处置,流程怎么去设计?这些都是非常细节的问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