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的发明与发现之争:人的世界毁灭,数的世界仍在?

按:或许你在人生最后一次数学考试结束之后就再也没仔细想过和数学有关的问题了,虽然每日仍不可避免与房租、电费、饭钱这些具体的数字和加减法打交道。数字连接着我们与过去——在历史上,当人群开始定居之后,数字在人类社会的早期被发明出来,因而成为人类最早文化成就的一部分;数字也连接着我们与未来,毕竟今天这个时代已经被定义为所谓“数字时代”。

既然如此,你是否想过这样一个问题:数真的是人类的创造吗?还是一种客观存在呢?我们对数学定律和性质的探寻,是否与物理学家对基本粒子性质的探索并没有两样?既然数学定理是逻辑推理的必然结果,与我们是否相信毫无关系,而且在其被写成公式并被证明之前就已是存在而且正确的,那么是否存在一个“形而上”的数字王国?即便人类生存的世界明天就要毁灭,这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数字王国是否将永恒存在?

这一关于数字本质的哲学之辩始终在进行着——一派认为数字是一种独立于精神的客观存在,一派认为认为数字因为人类的创造而产生,存在于人类的思想之内。从柏拉图到罗素和哈代,再到十年前欧美数学界对数学本质和“柏拉图主义”的激辩,关于数学的思考的推进实际上也是一次关于人类思维的再认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