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的发明与发现之争:人的世界毁灭,数的世界仍在?(11)

数的发明与发现之争:人的世界毁灭,数的世界仍在?

图5/5

《心中有数》英文版封面

因此,很多数学家认为,关于他们学科基础的思索是“浪费时间”。2013年,在题为《数学需要哲学吗?》的论文注释中,英国哲学家托马斯·福斯特(1948—)写道:“很不幸,数学哲学所传达的大多数东西并不来自数学的实践,事实上我甚至相信,哲学系中所有数学哲学的活动几乎全部都是时间的浪费,至少从工作着的数学家的角度看来就是如此。”

在应用于解决具体问题时,数学的成功幸运地不依赖于哲学立场。即便两个数学家在数学基础方面有不一致的看法,他们通常对具体计算的结果都不会有不同意见。无论我们是否相信数字是独立的存在,像“5+3=8”这样的陈述在多数情形下都是正确而有用的,关键在于存在一个允许我们解决具体问题的数学框架。一种相当普遍的立场是:只要数学模型的应用是成功的,就没有必要思考其哲学解释。这种立场称为“只做不说”立场。这种表达源自美国物理学家大卫·莫明(1935—),当量子力学的解释出现哲学问题时,他用这个词组来描述物理学家们对该问题的共同态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