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热过后才发现这条路最难走 工业4.0还有春天吗?(14)

今年9月12日,一家名为“智布互联”的企业宣布完成了1亿美元的C轮融资。这笔融资在资本的寒冬期完成已经实属不易,而入局者更是耀眼,腾讯和红杉领投,经纬、IDG等跟投。

这家企业成立于2014年,是典型的工业4.0方案提供者,但其商业模式的独特之处在于,其不光通过SaaS来解决后端生产的精准和效率问题,还通过搭建前端的B2B交易平台(纺织厂与成衣厂之间的)解决销路问题。事实上,智布通过对纺织厂的深度调研发现,生产的精准和效率问题并不是这群客户真正的痛点,真正的痛点是获得订单。这与我们前面的判断是一致的。

进一步看,这是很多工业4.0赛道的企业没有走出来的误区,它们认为老板需要生产的精准和效率,这绝对正确,但让工业4.0的方案落地并不是由老板一个人决定的。在企业内部改变哪个生产环节都会无比艰难,因为企业的每个部分都会有现有机制和利益既得者来阻扰变革。结果往往是老板热情很高,员工比较消极,觉得新模式增加了自己的麻烦。众口一词阻碍新事物的现象,我们看得还少吗?另一家服装行业的工业4.0项目的创业者讲述了一个案例:裁剪工原来是工厂高薪聘请的,而他们工业4.0的方案用裁床和智能制版替代了他们的功能,于是引发了强烈抵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