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热过后才发现这条路最难走 工业4.0还有春天吗?(13)

2017年,海尔的张瑞敏参观过GE Digital,并与其高层进行过交流。当时的一个感觉是,他们特别强调软件和数据,强调他们对于数据处理的专长,这来自于他们的软件基因。相反,西门子的思路是更加强调基于硬件的数据能力,这来自于他们的硬件基因。此外,他们也明确宣布“谁拥有设备、谁就拥有数据所有权”,这样也与通用电气不同。从结果来看,西门子显然更接地气,也充分说明了工业4.0是“俯下身段进产业”的一条路。

当然,足以搭建平台来当“裁判员”的不只有传统的制造巨头,我们也不应该忽略了腾讯和阿里巴巴对于产业互联网的决心。消费互联网中成长起来的流量巨头对于硬件可能不太擅长,但对于软件和云服务绝对是轻车熟路。在选好姿势的前提下,他们有心也有力一争高下。

另一条路

其实,无论是通用电气还是西门子,它们的工业4.0方案都是从制造端发力,并没有借助B端用户的力量。但是,从需求一侧发起变革,不就是互联网商业模式摧枯拉朽的原动力吗?

当前,国内有屈指可数的几家企业正在实践一种模式,而这种模式可能是工业4.0破局的另一条路。

推荐阅读